孙玺:坚定科研理想,勇攀学术高峰

    2020-05-01 16:03:08 作者:王燕 来源:化学与药学院          浏览数:0

  孙玺,青岛农业大学化学与药学院药学专业2006级校友,2011至2014年就读于安徽农业大学,获得农药学专业硕士学位,2014至2018年就读于兰州大学获得分析化学专业博士学位,2017年1月至2018年2月于卡迪夫大学物理化学专业联合培养,2019年1月至今就职于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实习转博士后。

  马克•吐温曾说,“人的思想是了不起的,只要专注于某一项事业,就一定会做出使自己感到吃惊的成绩”,科研工作亦是如此,近期,发表在Nature Chemistry上的一篇论文,为这位科研工作者的国外研究生活交上了一份答卷。 他就是孙玺,一位坚定科研理想,在科研路上不懈努力的奋进者,“科研这个行业还是很公平的,付出总会有回报,多思考,多实践。”孙玺如是说。

  初入大学,撒下科研种子

  谈起刚入学的感受,孙玺说,对学校的优美的环境印象十分深刻,老师和学长学姐给人很踏实的感觉,对自己的大学生活充满好奇,同时也很迷茫,不知道自己接下来该如何发展。

  大学期间,孙玺认真学习与专业有关的各项课程,这些课程为他之后的科研工作打下了基础,丰富了知识体系,也有助于科研的发散创新。

  “大学所学的知识都是有用的,大学时期做咖啡因提取实验时用的升华分离的方法,最近还帮助我提纯了一个化合物。”孙玺说道。

  随着课程和实验的深入,孙玺对各种化学实验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也在心中埋下了科学研究的种子。跟着王智院长做关于农药制剂毕业设计过程中,他感受到了表面活性剂的魅力,也树立了考研、继续做科研的目标,科研的种子在勤奋与汗水的浇灌下慢慢发芽,开花。

  稳扎稳打,培养科研思维

  成功考上研究生的孙玺,在导师介绍下,到淮北师范大学王磊教授课题组从事有机方法学研究。

  这个阶段是引导他走上科研之路的关键时期,他每天做实验、看文献、跟师兄师姐交流问题,在组会上与导师讨论方法。这日复一日的生活,看似枯燥,却极大地锻炼了科研思维,并帮助他养成了每天在实验室超过十小时的作息习惯,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坚定科研,不断创新的科学价值观。

  刚开始做科研的孙玺却碰到了瓶颈。第一篇论文的机理研究竟然就卡壳了,当时找不到副产物,孙玺推断是甲酸却一直没有找到。“有机化学的论文,底物扩展完成基本只能算完成一半,机理研究的深度以及可靠性可以直接影响到论文的档次,所以那段时间我几乎每时每刻都在想这个问题,但却一直想不出来。”孙玺回忆道。

  十分困惑的孙玺去找课题组的老师寻求帮助,老师却对他说,先回去休息一下吧。孙玺虽想尽快找到突破口,但还是听从了老师的意见。

  火花可能就在不经意间产生,休息一晚后,突然一个灵感闪现在孙玺头脑中,他立即开始行动,调节了反应后体系的PH,利用银镜反应成功找到了副产物甲酸,于是论文很快成型,顺利发表在了绿色化学上。

  在王磊教授课题组学习、生活的一年半时间中,孙玺发表了两篇对他而言至关重要的论文(Green Chem. 2013, 15, 3289-3294;Org. Lett. 2014, 16, 2126-2129),这对他之后的科研生涯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总结研究生期间有机化学的研究生活,孙玺说:“它让我对分子结构和电子分布对化学反应的理解有了很好的理解,并养成了良好的科研生活习惯,他对我的影响非常大,可以说是改变人生的。”

  直面改变,迎接更多挑战

  因为不断创新,不断挑战自己的信念,以及成长环境中接触化工较多,孙玺在博士阶段转变了方向,从事催化研究,主要做一些非均相反应。

  从有机化学方法到非均相催化,从反应用的瓶瓶罐罐变成了各种管路、流量计、压力检测器和色谱检测,这样的转变,让孙玺不太适应。

  但研究生时期培养的生活工作习惯和思维方式以及对化学反应的理解帮助孙玺快速适应了新方向。有机化学的研究背景给了他很大的助力,很快他就完成了从玻璃仪器到不锈钢管路固定床反应器的转变,搭建起了催化体系的构效关系的概念,并成功发表两篇论文(Catal. Sci. Technol., 2018, 8, 5334-5343;Ind. Eng. Chem. Res., 2019, 58, 14, 5404-5413)。

  博士期间孙玺还在留学基金委的资助下去到英国Cardiff University旗下的顶级催化研究机构Cardiff Catalysis Institute跟随催化界顶级科学家Graham J. Hutchings进行联合培养,从事金催化方面的研究。

  之前的科研思维和研究方法让他很快适应了乙炔氢氯化催化剂的开发这一课题。“这个课题看似简单,但因催化剂的稳定性一直难以取得突破,在我国是很难攻克的项目。”孙玺说。

  在卡迪夫一年多的联培研究阶段,孙玺发现了一种单原子催化剂的合成工艺,这对单原子催化剂甚至整个化工催化剂的制备行业都产生了启发。这一发现令导师十分重视,在课题组的的共同努力下,这一成果发表在了最新一期的Nature Chemistry上。这篇论文的发表不只为孙玺的国外研究生活交了一份答卷,也是对一位科研工作者科研能力的肯定。

  目前孙玺在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从事反应工业化方面的工作,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做出成绩,为国家贡献青春力量。

  “好奇心、逻辑思维能力、韧劲、勤奋”,这是孙玺认为的科研工作者应该有的特质,也正是这些优秀的品质与习惯让他在科研之路上越走越远,不忘初心,勇敢地攀登一座座科研高峰。

  发表论文:

  Xi Sun, Min Wang, Pinhua Li, Xiuli Zhang and Lei Wang H2O2-mediated oxidative formation of amides from aromatic amines and 1,3-diketones as novel acylation agents via C-C bond cleavage at room temperature in water under metal-free conditions. Green Chem. 2013, 15, 3289-3294.

  Xi Sun, Min Wang, Pinhua Li, Xiuli Zhang and Lei Wang H2O2-Promoted Reactions of Aliphatic Primary Amines with 1,3-Diketones for the Synthesis of 1H-Pyrrol-3(2H)-ones at Ambient Temperature in Water. Org. Lett. 2014, 16, 2126-2129.

  Geng, Haobing, Chen Shanshan, Sun Xi, Zhang Xiuli, Wang Lei Copper-Catalyzed Tandem Etherification Reactions of 2-(2,2-Dibromovinyl) phenol Derivatives with Phenols. Acta Chim. Sinica 2014, 72, 595-601.

  Juan Du, Xiuli Zhang, Xi Sun and Lei Wang Copper-catalyzed direct α-ketoesterification of propiophenones with acetophenones via C(sp3 )−H oxidative cross-coupling. Chem. Commun. 2015,51, 4372-4375.

  Xi Sun, Yucai Qin, Qiang Li, Xi liu, Zheng Liu, Lijuan Song, and Zhaolin Sun. Supported Structure-Controlled Graphitic Carbon Nitride Catalyst for Dehydrochlorination of 1,2-Dichloroethane. Catal. Sci. Technol., 2018, 8, 5334-5343.

  Xi Sun, Xi Liu, Yucai Qin, Li Qiang, Yu-Peng He, Dangsheng Su, Lijuan Song, and Zhaolin Sun. Direct Conversion of Acetylene and 1,2-Dichloroethane to Vinyl Chloride Monomer over a Supported Carbon Nitride Catalyst: Tunable Activity Controlled by the Synthesis Temperature. Ind. Eng. Chem. Res., 2019, 58, 14, 5404-5413

  Xi Sun, Simon R. Dawson, Tanja E. Parmentier, Grazia Malta, Thomas E. Davies, Qian He, Li Lu, David J. Morgan, Nicholas Carthey, Peter Johnston, Simon A. Kondrat, Simon J. Freakley, Christopher J. Kiely & Graham J. Hutchings Facile synthesis of precious-metal single-site catalysts using organic solvents Nature Chemistry, https://doi.org/10.1038/s41557-020-0446-z

鲁ICP备13028537号-5    鲁公网安备 37021402000104号    青岛市互联网违法信息举报中心

地址:青岛市城阳区长城路700号 邮编:266109 电话:0532-58957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