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在第五届山东省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中荣获金奖1项、银奖2项

    2024-08-11 18:19:21 作者:闫周慧、陈智慧、尚淑华、祁新雨 来源:校团委          浏览数:0

    8月7日至9日,由共青团山东省委等12个单位联合主办的第五届山东省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暨志愿服务交流会在枣庄市举行。大赛共吸引全省1066个青年志愿服务组织、1802个志愿服务项目参赛,经过前期材料审核、省级初评、社会公示等环节,共有200个志愿服务项目脱颖而出入围省级终评,我校入围的3个项目均取得优异成绩,其中资源与环境学院“青耘绿肥 童绘无废”——有机废弃物循环利用志愿服务项目荣获大赛金奖,大学生艺术团“艺动乡野——文艺轻骑兵”志愿服务项目、外国语学院“匠心荟遗,多语传韵”——非遗跨文化传播项目两个项目荣获大赛银奖,我校获奖质量在省属高校中位居前列,驻青高校中位居首位。

  大赛终评阶段,来自乡村振兴、文明实践、应急救援等多个类别的项目在6个组别中进行路演答辩。各参赛项目负责人按照赛前抽签顺序,通过PPT展示、情景再现等方式,对项目的核心理念、服务内容、社会成效、组织管理、社会影响等进行生动展演和精彩解说,经过终评的激烈角逐,产生35个金奖项目、65个银奖项目、99个铜奖项目。

  自赛事启动以来,校团委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广泛宣传、积极发动,组织开展了志愿服务项目大赛校赛,挖掘志愿服务重点培育项目,邀请校内外专家对志愿服务项目进行打磨培训10余次,不断提高作品质量,入围决赛后制定备赛进度表,全程跟进指导,开展多轮培训和模拟路演,细心打磨、精益求精,确保在省赛的舞台上展现出农大学子的青春风采和最高水平。

  资源与环境学院“青耘绿肥 童绘无废”有机废弃物循环利用志愿服务项目由资环学院副教授张小梅老师、资环学院团委书记林鑫老师共同指导,项目依托“青年影响少年,少年带动家庭,家庭影响社区”的家校社联动机制,有效挖掘和调动了社区内生力量,通过科普宣教、手作课、绿色环保课程,增强公众对有机废弃物循环利用的认知;通过有机废弃物堆肥实操培训与低碳循环社区环境教育,培育 社区和家庭“堆肥师”;通过共建炫绿花园,打造共建共美、美美与共的生态环境,共同助推“无废城市”建设。项目团队累计开展服务150次,参与志愿者共450人次,志愿服务总时长900小时,累计科普受益人群具体服务内容30000人余次,吸引了环保科普365、鲁网、半岛新闻等多家媒体近百篇次的报道。截至目前,该项目已荣获“第十二届山东省大学生环保科普创意大赛省级二等奖”、“TOP100环境类社团/团队”等荣誉奖励50余项。

  大学生艺术团“艺动乡野”文艺轻骑兵志愿服务项目由校团委文体部部长李勒老师指导,该志愿服务项目团队涵盖舞蹈、声乐、民乐等八支队伍,以“演出+培训+展演”的模式在乡村开展志愿服务。项目不仅涵盖了乡村文艺演出、艺术技能培训及乡村美育成果展演等多元化服务内容,还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建立长效服务机制,确保项目持续有效推进,从而提升乡村居民文化艺术素养,增强乡村居民文化自信为目标,助力乡村文化振兴。该项目团队荣获山东省青年志愿服务先进集体,中国大学生农村支教全国银奖等荣誉30余项,服务活动新闻多次登上中国青年网、大学生网等各大新闻网站。

  外国语学院“匠心荟遗,多语传韵”非遗跨文化传播项目由外国语学院团委书记线郁指导,项目致力于用外语讲好非遗故事,扩大中华文化传播力影响力。项目先后组建66支志愿团队对山东省39项非遗深度调研,构建了非遗跨文化传播服务效果评价体系,运用了推广技术创新,通过“七个一”志愿服务模式,即构建多语语料库、设计展示页面、开发交互感应程序、开设对外课程、组织翻译团宣讲、举办交流体验活动及塑造IP形象,项目惠及5800余人次,获得国家级、省级、市级媒体共计118篇报道的广泛赞誉。该项目不仅为高校志愿服务项目提供了实践范例,还赢得了复旦大学、中国海洋大学等专家的高度评价及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

  下一步,校团委将继续完善“四位一体”志愿服务工作模式,深化“青春向阳”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品牌,挖掘、选树、培育好具有农大特色优势的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充分发挥优秀青年志愿服务项目的示范引领作用和志愿服务的实践育人作用,不断提升志愿服务的制度化、品牌化、专业化水平,引领广大青年学生在志愿服务中坚定信念、收获成长、锤炼本领、奉献社会。

 

“青耘绿肥 童绘无废”有机废弃物循环利用志愿服务项目

  “艺动乡野”文艺轻骑兵志愿服务项目

  “匠心荟遗,多语传韵”非遗跨文化传播项目

 

 

鲁ICP备13028537号-5    鲁公网安备 37021402000104号    青岛市互联网违法信息举报中心

地址:青岛市城阳区长城路700号 邮编:266109 电话:0532-58957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