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5-13 17:23:17 作者:闫周慧、冯彬卿 来源:校团委 浏览数:0
美育是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内容,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一系列重要指示和讲话中全面论述了美育的意义、内涵和方法,为做好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指明了方向。近年来,青岛农业大学积极贯彻落实中办、国办《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精神和《关于全面实施学校美育浸润行动的通知》有关要求,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紧扣时代脉搏,突出农字特色,着力在课程建设、平台建设、实践行动上下功夫,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推动美育工作“立”起来、“动”起来、“强”起来,形成了广覆盖、多元化、有特色、重品牌、高质量的农业院校特色美育工作体系。
一、开齐、开足、开好美育课程,让美育工作“立”起来
将美育纳入学校人才培养方案,实行学分制管理,确保课程覆盖广度。重视完善美育课程体系,设置通识教育模块,设置了音乐、美术、书法、舞蹈、戏剧、朗诵、影视等内容丰富的美育通识类课程,并规定学分修订要求。每年平均开设32门美育课程,覆盖学生1万余人。学校美育课程注重融合实践教学与课堂教学,并充分挖掘和运用各学科蕴含的科学美、农业美、自然美等丰富美育资源,润物细无声地激发学生的专业学习热情,涵育学生学农爱农情怀。例如《中国民间美术鉴赏》课程聚焦乡村非遗、乡村手工艺人等乡土风味浓郁、农业特色突出的美术作品进行重点讲解,并鼓励学生们结合对专业和对三农的理解,动手实操制作剪纸等美术作品。该课程在学生知识掌握、能力发展、素质提升等方面出色地实现了预期教学目标,受到了选课学生的热烈欢迎,该课程还登上了半岛都市报,被誉为“岛城特色课程”。《戏剧鉴赏》课程鼓励学生不只做戏剧观赏者,还以学校师生服务三农的典型事迹为生动素材,自编自导自演舞台剧。每年期末考试,“玉米之父 农大校友李登海”“草莓教授姜卓俊”“行走在黄河两岸的农大人”等具有鲜明农大特色的舞台剧精彩呈现。学生们通过结课演出的形式,将所学的戏剧知识搬上舞台,实现了从理论到实践的飞跃,在增进专业了解、学习榜样事迹、增强强农使命感责任感的同时提高了审美判断、创新思维、人文素养以及团队合作精神,更好地实现了培养学生认识美、理解美、欣赏美、追求美和创造美的育人目标。
二、着力加强载体平台建设,让美育工作“动”起来
一是充分利用学校人文自然环境,打造优质美育文化活动。农大校园山水相依、亭湖辉映、风景怡然,形成了“一湖二山三花园五广场”的自然与人文景观和谐相融的生态式、园林式优美环境。学校团委充分利用学校育人环境优势,联合各学院团委,在学校鼎盛花园、群芳圃等地举办园林文化节、食品文化节、“虹韵牡丹”游园会、美育大讲堂、科技文化艺术节、高雅艺术进校园等品牌活动。活动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农林院校学生专业思想教育等充分融入活动设计,设置昆虫标本展示、茶艺表演、植物滴胶手工、农科趣味知识问答等兼具学科元素与美育功能的活动,打造彰显人文、荟萃艺术、涵养新风、化育品格的“行走的美育课”,引领广大学生在自然之美、农林之美、文化之美、生命之美中丰富思想、塑造品格、汲取力量。二是加强相关学生组织队伍建设。组建大学生艺术团,设有舞蹈队、主持队、曲艺队、声乐队、民乐队、管乐队、模特队、“兴农”合唱团共8个组别,特别聘请10余名专业导师指导,多年来蓬勃发展成为门类齐全、规模壮大、专业素质强、原创能力高的学生文艺团体。团队成员积极参与中国国际舞蹈节、山东省大学生科技文化艺术节等活动,累计在国家级、省级文艺赛事中获奖110余项。学校还设有音乐协会、书法与绘画协会、手工创意社、舞龙舞狮协会等10余个美育类学生社团,开展形式多样、内容新颖的学生社团美育品牌活动。丰富学生课外美育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交流艺术的平台。
三、深入开展美育实践行动,让育人实效“强”起来
一是注重以赛促学,组织带动广大学生积极参与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等高水平艺术类赛事。以突出政治性、思想性、艺术性为原则,根植农大校园文化土壤,组织学校广大师生精心创作了《希望的田野》、《这片土地有情农》、《乡村里的中国》等一批具有家国情怀、文化内涵、育人价值和农大特色的原创性精品力作,在全国、全省第六届、第七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中荣获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二等奖1项,山东省艺术展演一等奖9项、二等奖14项、三等奖9项,获奖作品涉及舞蹈、朗诵、绘画、设计、微电影、声乐、戏曲、摄影、器乐共9个组别,获奖质量、数量、涵盖组别实现新突破。二是依托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推动美育工作“走出去”,提高学生美育实践能力。打造了“艺动乡野”文艺轻骑兵志愿服务项目,连续9年组织学生下乡开展乡村文艺演出、艺术技能培训及乡村美育成果展演等多元化服务内容,提升自身及乡村农民的文化艺术素养,增强乡村居民文化自信,助力乡村文化振兴。该项目团队荣获山东省青年志愿服务先进集体,中国大学生农村支教全国银奖等荣誉30余项,服务活动新闻多次登上中国青年网、大学生网等各大新闻网站。同时学校艺术学院、动漫与传媒学院、园林与林学院等学院团组织也围绕服务乡村振兴战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组织学生发挥专业特长,开展乡村美育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项目,近年来成立乡村美育三下乡社会实践队伍200余支,服务受益群体万余人次,带动广大学生知行合一、与美同行、向美而行,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方面综合发展的新农科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