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1-20 13:31:47 浏览数:0
1月9日,青岛农业大学手拉手义务支教队潍坊小分队的13名在校大学生抵达潍坊市高密宝德书院。开启了为期一周的寒假支教活动,他们为当地的学生开设了科学试验、文化、武术、舞蹈、手工、美术等特色课堂,丰富了当地孩子的文化生活。
认领微心愿,助力微梦想
1月10日,手拉手义务支教队潍坊小分队在支教地潍坊宝德书院举行了“微梦想认领”活动,用自己的微薄力量满足了孩子的心愿。当队员把礼物亲手送到孩子们手中时,他们脸上露出了幸福的笑容。孩子们开心地向队员们表示感谢。每一位队员在满足孩子们小小心愿的同时,也让他们在成长时期感受到了社会大家庭的温暖和关爱。
据了解,手拉手义务支教队潍坊小分队在出发之前,队长孟遥遥就与宝德书院的负责人李济远老师进行了沟通,广泛征集了孩子们具体、实在、易于落实的“微心愿”,并把每一个心愿都仔细登记在心愿卡上。就这样,手拉手义务支教队的队员们在课余时间发动全校力量开展爱心奉献活动,号召青岛农业大学在校生来认领微心愿,帮助潍坊宝德书院的孩子们完成梦想,让他们拥有快乐而充满美好憧憬的童年。
晚间特长课,笑声漾宝德
到达宝德书院的第一天,队长孟遥遥就与李济远老师认真的商定课程安排。由于孩子们还没有放寒假,为了不影响孩子们的期末考试,白天孩子们在学校上课,下午放学后队员对孩子进行课业辅导,晚上开展精彩的特长课。
每天下午四点半,孩子们放学在放学后准时来到宝德书院。队员们对学生进行课业辅导,尽管辛苦,但孩子们对知识的渴望,却让队员们内心幸福满满。晚上六点半开始,是宝德书院最热闹的时候,异彩纷呈的特长课给孩子们带来了无限的欢乐,新颖又有活力的授课内容及方式让孩子们兴奋不已。
姐姐歌声美,我们一起歌唱祖国。音乐课上,支教队队员韩莹登上讲台就表出“老师范”。孩子们静下心来跟着韩莹学习《歌唱祖国》,下课时,已经能把歌曲合唱出来,并且唱的十分有感情。哥哥有创意,我们一起捏气球。“妈妈,我还要再捏一个小狗才走!”支教队员曲晓以灵感教育法为特色,教孩子们捏气球,孩子们融入了气球的欢乐世界中,孩子们都玩得不愿离开。“先打出长条气球,像扭毛巾一样,跟我扭……”,曲老师一边说,一边举高双手示范扭气球的动作,孩子们都认真的学着。“啊!我终于扭出了一把剑!”,孩子们惊喜的声音此起彼伏。调皮的男孩子们拿着刚吹好的长气球“斗剑”起来,女孩子们细心地继续熟练刚学会的扭气球的技巧。“这不是普通的捏气球,而是融入了灵感学习方法在内,能培养孩子创造力的。”队员曲晓介绍道。
除了音乐课、气球课之外,队员们还为孩子们准备了折纸、古诗趣读、武术、舞蹈等丰富的教学内容,极大地提高了孩子上课的积极性,同时也赢得了老师和家长们的一致好评。队员们在上课过程中灵活而有耐心,加上不失严肃的指正,教学的效果也越来越好。
常怀感恩心,温暖永相随
在支教过程中中,宝德书院的负责人李济远老师为支教队提供了很多帮助,住宿用的被褥,生活用的厨具等都是村民主动借给支教队使用的。村民的热情淳朴让队员们感受到社会的正能量,更让他们感觉肩上的担子又重了几分。
支教,带给队员们的,远不止授课技巧,更有心智上的自我成长和历练。随着支教活动的进行,队员们有了许多的支教感悟,除了感动,还有不少队员提到支教对提升自我和改善自我有很大帮助,让他们学会了团结协作、敢于吃苦的精神和用积极的心态去解决问题。
相比队员,作为队长的孟遥遥更有感触。在采访中,孟遥遥说道:“在我的印象之中,小学老师是我的启蒙老师,是他们帮助我一点点成长,积累更多的知识去迎接明天。今年我们是第三次来到宝德书院,李济远老师的善行让我们感动。薪火相传,现在我以一位老师的角度看这群可爱的孩子,我所想的就是常怀一颗感恩之心,真正给予孩子我力所能及的事情,像当初帮助我的那些老师一样去帮助他们更加茁壮健康快乐的成长成长,让温暖永相随。”
据悉,青岛农业大学手拉手义务支教队2016年寒假支教已经顺利进行。前期队内进行了充分的准备,对队员进行支教、宣传、绘本阅读等方面的专业培训,夜跑活动也一直坚持到考试周,队员们在锻炼身体的同时磨练了吃苦耐劳的品质,为寒假支教奠定了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