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7-30 22:14:42 作者:文/刘璐 迟灵芝 郭艺 图/张薇 来源:国际教育学院 浏览数:0
山东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素有“孔孟之乡,礼仪之邦”之称,是中国文化的源头和中华民族的重要发祥地之一。7月15-16日,青岛农业大学国际教育学院组织10余名中外学生赴青岛、淄博两地开展“七十年发展看山东”社会调研活动,通过调查体验七十年来教育交流、科技工业、传统文化、美丽乡村的发展、传承、变迁,以彰显山东地区欣欣向荣的发展局面,为讲好山东故事、传播好山东声音、塑造好山东形象积极发挥青年力量,向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礼。
教育交流,文化碰撞
为增进青年学子对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教育交流合作的认识,实践团队来到青岛丝路协创中心进行参观调研。
通过讲解人员和短片的介绍,队员们了解到,青岛丝路协创中心是服务“一带一路”倡议的综合性国际协同创新平台,是李沧区政府聚力打造的四大发展平台之一,被称为“21世纪丝路驿站”。借助具有前瞻性的国际教育咨询服务,充分利用山东孔子故里的文化优势和山东地域优势,它已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众多学子提供了来华留学机会,提升了山东地区高等院校的国际化水平和国际影响力,践行了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一带一路”发展战略。
白色家电,引领世界
建国七十年以来,中国家电从蹒跚学步的婴儿成长为世界巨人,为深刻领会中国家电从跟随、模仿到反超、引领的跨越式发展历程,实践团队来到中国家电龙头企业——海尔集团,探索它的崛起之路。
走进海尔集团,映入眼帘的是包括空调、洗衣机、冰箱等在内的家用电器发展史,从“大块头”到“小设计”,从简陋到精致,从濒临倒闭到产业巨头,无不显示着海尔集团在中国经济发展浪潮中创新务实的大智慧,海尔的发展为提高居民用户体验与生活质量上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参观过后,队员林思泽提到,“海尔接团作为建国后、改革开放以来山东地区乃至整个中国企业发展的缩影和代表,为山东地区经济增长带来了强大的推动效用。与此同时,海尔集团作为山东青岛的标志,是首批工业旅游示范景点,为宣传美丽山东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
中国铁路 华丽蜕变
为领略新中国成立七十年来高铁列车从“追赶者”到“领跑者”的发展历程与突出成就,成员们前往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进行调研,感受中国速度的发展。
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团队成员参观了机械化维修实验室、仿真实验平台、高速动车组车体生产线、静态调试实验室,了解了中国高铁列车七十年间从外在造型到内在技术的变化,感受到雄厚科技带来的力量。从蒸汽机车、内燃机车、电力机车到绿皮车、空调车、动车组,列车时速提高、稳定性增强,噪音降低,给国民提供了更好的乘坐体验。
参观过后,队员们认识到了科技对于高铁发展不可或缺的促进作用,七十年来,中国高铁时速领跑全球,攻克了高寒、高原、季节性冻土、戈壁沙漠等多种复杂情况挑战,实现了工程建造、运营管理技术领先与高铁网和互联网深入融合。来自尼日利亚、巴基斯坦等国家的留学生谈到了自己乘坐高铁动车的经历,纷纷惊叹于中国高铁的速度,让自己在中国的留学生活更加高效便捷。
薪火灼灼,文脉传承
为进一步挖掘和保护山东地区优秀传统文化与工艺,队员们来到“北方瓷都”——淄博,了解陶瓷工艺的传承与变迁。
在中国陶瓷琉璃馆中,团队成员们先后参观了古齐厅、古瓷厅、陶艺厅、国粹厅等展厅,欣赏了上古时代到当代陶艺的发展,感受了淄博源远流长的陶瓷文化。陶艺厅里大片区域采用的实体沙盘和3D技术,生动形象地展现了陶瓷的制作过程,实现了传统与科技的结合。此外,馆中还展出了新中国成立之后各重大场合的专用瓷器,一件件瓷器将独特的制造工艺与深厚的文化内涵相结合,令青年学子们赞叹不已。其中淄博为青岛上合峰会制作的系列陶瓷最令大家印象深刻,陶艺设计师根据青岛碧海蓝天的特点制作烧制的瓷器以蓝色釉体为主,加之以简约大气的绘图,使整体瓷器焕发新的生机,为这一国际宴会增光添彩。
队员于飞涛感悟到,“淄博陶瓷工艺推动了山东经济的发展,提高了山东地区的国际竞争力,其源远流长的文化内涵成为了七十年来山东人民不断发展前进的精神支柱。”
美丽乡村,宛若画卷
为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建设美丽中国,必须建设好‘美丽乡村’”的号召,团队前往“天下第一村”——周村,进行考察参观。
走进周村大街,各式各样的油伞高高挂起,让这座古镇多了一抹浓浓的色彩。在幽静朴素的街道上,古朴的明清建筑,厚重的鲁商文化,大染坊、瑞蚨祥、三益堂……还有至今留存着的自唐宋以来逐渐发展起来的丝市街、绸市街,都足以让大家感受到其往日的繁华与悠远。除此之外,底蕴深厚的丝绸文化以及独具魅力的民俗展览馆也深深地吸引了大家的眼球,无论是丝绸从蚕至丝到绸的制作过程还是丝绸古老繁琐的制作工艺,都让中外队员对中国丝绸有了全新的认识。在这里,中外学生们一同享受传统文化魅力,抬花轿、抛绣球,欣赏着这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风采,在体验中华传统习俗的乐趣中收获满满。
周村大街中,最值得一提的便是周村烧饼,队员们走进周村烧饼博物馆,参观了周村烧饼的发展历史和随年代逐渐翻新的制作工艺,并现场品尝了刚出烤炉的周村烧饼,对其薄、香、酥、脆的产品特点连连称赞。
队员王馨悦表示,七十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浪潮以及“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周村浓厚的本土文化传播远扬,而自己作为淄博人更是深刻感受到山东美丽乡村与旅游文化的融合对淄博经济发展带来的重要意义和深远影响。
“七十年发展看山东”赴青岛、淄博参观调研活动,使中外学子对七十年来山东地区教育交流、科技工业、传统工艺、乡村建设、文化传承等方面的发展变迁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为齐鲁大地悠久的历史文化和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点赞,为新中国成立70周年致敬献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