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1-02 13:19:57 作者:图/高怡 栾雪 文/蔡文丽 吴红景 杨怡青 郭佳华 来源:外国语学院 浏览数:0
“说学逗唱说为首,言行举止言居先。”语言的魅力是无穷的,外国语学院于每年第一学期举办外语节,至此已成功举办了第五届。本届外语节结合十九大热潮,在“人文情怀、国际视野、外语特色、红色传承”的16字理念中重点突出“红色传承”,确立了“同筑中国梦,共享外语风”的主题。
以情筑梦,融外贯中
不同的语言配合优美的旋律,精彩的表演传递不一样的韵味和魅力,为观众带来一场震撼人心的视听盛宴。12月17日,外国语学院第五届外语节闭幕式于文体馆顺利举行。伴随着闭幕式的结束,历时近一个月的外语文化节也完美落幕。
外国语学院始终坚持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自2013年第一届外语节举办以来,为广大师生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外语文化交流平台。这具有专业特色和紧跟时代步伐的文化活动也成为了广大师生感受异国文化、享受语言魅力和展示外语才华的一个重要平台。
确立了外语节的时间和流程,学院团委组织带领学生会成员负责整个外语节的宣传、组织、开展等工作。此次外语节举办了“最美志愿者评比”、“外文经典影片欣赏”、“外文配音大赛”等十余项寓学于乐、迎合专业特色的精彩活动。
“我们的学生会成员很辛苦,在兼顾学习的同时还要抽出精力来办这些活动,活动很成功,他们的付出也得到了回报,并且学到了很多课堂之外的东西。”学院正科级辅导员刘艳向记者说着她对学生们的满意。
对于活动的选择上,学院“取其精华,推陈出新”,在保留原有“着我汉家衣裳,兴我礼仪之邦”的中国传统礼仪展示的基础上,创新性地将西方待人接物的礼仪融入表演中。此外,“外语情景剧大赛”、“绕口令大赛”、“外文配音大赛”等寓学于乐、专业特色强并且紧跟时代步伐的活动更是激发了同学们的参与热情。
从第一届伊始至今,学院党委副书记王晓雷已经连续参加了五届外语节。他表示,本次外语节开幕式中集体演唱《走向复兴》、闭幕式中学生班助们集体演唱《那些花儿》《国家》等红色歌曲,将“红色传承”落实到具体的活动形式中来。除了“红色传承”外,今年特别结合的十九大热潮也是一个亮点。
以技展梦,放彩青农
建立在同学们扎实的专业基础上,外语节提供了一个平台,让同学们在紧密结合自身专业的同时又展现了各项才能。各项活动通过与时代的无缝链接极大地调动了同学们的参与热情,仅本届外语节就涌现出120多名获奖的优秀同学。
在众多精彩的活动中由花火戏剧社精心编排的戏剧《六尺巷》更是获得了“2017年山东省第五届大学生艺术展演三等奖”的好成绩。此戏剧根据典故《三尺巷》改编,主要联系现实生活中考研占座、上课占座等不文明现象展开,最后升华至互相谦让、礼仪为上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据了解,花火戏剧社在外国语学院王竹青老师的指导下,每年文化节都会带来质量极高的演出,为文化节增添浓墨重彩的一笔。
此外,在“喜剧总动员外语情景剧”中根据《新白娘子》改编的剧目获得一等奖,英语专业1703班李逸飞是该剧目的小组成员,他说:“很意外我们获得了一等奖,作为大一新生,这次经历使我更了解了自己的专业,也锻炼了我的协作能力与舞台表演能力。”原来,由李逸飞扮演的法海一角彻底颠覆了观众意识里铁面无私的人设,夸张的表情、诙谐的语言风格逗得现场观众捧腹大笑,而通过英语演绎的经典又别具风味。“我扮演的这个角色只需要我卖力去丑化自己,表演前我还和小伙伴打趣说‘演完估计都得问我要签名’!”李逸飞幽默地说。
不仅在经典剧目的演出上同学们有突出的表现,在别的方面同学们也大绽异彩。“我认为朗诵不像是演讲,它是一件很浪漫的事。”这是在“见字如面”诗歌朗诵大赛夺得头魁的英语专业1604班的丛田田对于朗诵的定义。平时就喜欢朗诵的她把抓住了这次宝贵机会,“我总觉得语言是活的,对它最好的表现方式就是融入自己的感情诵读它。”声情并茂,丛田田在朗诵出作品的同时也朗诵出了精彩的自己。
以感扬梦,拓展舞台
与时代接轨,将视野拓宽,在当今时代下成了大学生不可或缺的能力。外国语学院始终秉承着“人文情怀、国际视野、外语特色、红色传承”的理念,为学生提供课堂之外的更大舞台。
王晓雷说:“外院一直将文化节作为学院的一个特色去抓,这不仅牢牢贴合人才培养目标,提升同学们的专业应用技能,更增强了核心竞争力。”
外语节活动不仅培养了同学们的专业能力,还提高了同学们的统筹协调水平,让同学们在团结协作中体会外语节的人文情怀。
“一开始对外语并没有什么特殊的了解,只是单纯觉得这是一门专业而已。但是通过参加文化节,我发现语言的魅力不止于此。当一段话用不同语言说出来的时候,那种感觉是无法形容的。而且通过文化节,我也感受到了学生会所有人齐心协力只为做好一件事满满的正能量。”日语1601班的綦佳说着自己对于外语文化节的感受。
外语文化节通过多种多样的活动,将外文学习融入多重趣味,不再是枯燥的背单词与记语法,通过系列活动培养同学们对语言学的兴趣,从而更加积极地投入到语言学学习中。“我们外语学院学生都是学习语言学,对语言学的兴趣与激情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学习的动力和结果。”正如外国语学院学生会主席李晓菲所说,学习语言一个很重要的方法是培养兴趣,学院在活动中设置同学们喜闻乐见的形式,极大地提高了同学们的兴趣和积极性。
年轻人不仅需要提升自己,也需要去展现自己。很多同学不仅语言功底好,表演等艺术上也很有天分,还有些同学虽然不是外院学生,但在才艺和外语上都有不错的功底。学院团委书记嵇安奕告诉记者:“我们致力于为学生打造一个锻炼自我、提升自我的平台,在结合专业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具有专业特色的活动,真正丰富同学们的文化生活,将外语文化节打造成一个校园品牌,吸引学院更多同学乃至全校同学参与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