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大学子暑期积极投身服务青岛乡村全面振兴社会实践 奉献青春智慧 担当时代使命

    2025-08-05 18:43:55 作者:闫周慧、尚淑华、童郁茜、汲瀚钰、李佳益、杨梅 来源:校团委          浏览数:0

  为深入贯彻落实《青岛农业大学服务青岛乡村全面振兴行动方案(2025—2027年)》,对标学校服务青岛乡村全面振兴“118”战略“八大行动”部署要求,加快构建“服务场景精准化、调研成果实用化、政校协同常态化”的社会实践工作布局,2025年暑期,学校团委以“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主题,组织动员213支大学生社会实践团队聚焦服务青岛乡村全面振兴开展专题调研和实践服务。农大学子秉持理想信念与责任担当,主动投身青岛地区乡村振兴前沿阵地、社区服务一线岗位及科技助农攻坚领域,为青岛地区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需求建言献策,贡献青春智慧,书写时代担当。

  献策产业兴农 激发乡村经济新活力

  巴瑟斯未来农业科技学院“链动三产,果际四海”实践团队赴青岛平度开展社会实践,团队成员深入种植园、合作社及企业,针对葡萄种植端人才短缺、加工端产业链短、销售端国际市场窄等痛点,依托农学、食品、资环、物流全产业链专业优势及中外合办资源,从种植、加工、销售、品牌多维度发力,提出标准化种植提升、多元销售拓展、品牌塑造强化等方案,为平度葡萄产业发展注入动力。生命科学学院“科技小院架桥,青年调研破题——葡萄种苗升级驱动青岛特色产业延链增值”社会实践队赴莱西市产芝村调研,团队成员针对部分葡萄园存在霜霉病、白粉病蔓延,排水不畅致烂根风险、日灼病影响生长等问题,与种植户深入交流,了解日常管理难题,为推动产业兴旺、农民富裕提出建议对策。经济管理学院(合作社学院)黄山农韵探研组赴崂山区黄山村调研乡村发展情况,了解到当地茶叶种植业存在条件制约,旅游业面临发展瓶颈,同时以海蜇加工为特色渔业正处于向规模化生态养殖转型与深加工融合的攻坚发展期。团队为村支部提供了深化产学研合作、吸引返乡创业、流转茶田、开发多元旅游文化产品等切实可行的建议,得到当地负责人高度认可。草业学院“立草立业”实践团先后前往青岛鲁滨草种业科学研究院胶州种质资源与育种基地、青岛莱西四季青草坪基地参观学习,团队成员在专业老师带领下深化守护种质资源“芯片”认知,深入草坪生产一线调研牧草加工转化与市场流通体系,了解林下经济模式的优越性,践行草产业链的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理念,立志“立草立业,矢志三农”。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红樱跃质,践梦兴农”调研实践团走进崂山北宅樱桃园,通过与种植户面对面访谈、发放调查问卷,了解了樱桃的种植规模、品种特性及日常管理情况,深入分析其在市场竞争、产业升级需求以及销售渠道等方面所面临的挑战,为北园樱桃产业发展建言献策。植物医学学院“青衿植志”实践服务团走访青岛涉农企业,专访多位在青发展的农科校友,形成人才供需报告、挖掘留青人才故事、搭建数字化对接平台,为农科同学们职业规划及留青发展提供帮助,助力其扎根青岛农业,践行兴农报国理想。园林与林学院“深耕齐鲁·稼穑兴邦”调研团走进青岛市东毛家庄村,先后走访独具特色的“东篱小院”“毛家记忆”,参观棘洪滩水库文化展馆,系统学习水库“规划-建设-运行-管理”全过程,探访绿沃川农业基地,了解“物联网+农业”的运作模式和温湿度调控、水肥一体化、病虫害智能预警等技术的应用,感受现代农业创新活力。

 巴瑟斯未来农业科技学院“链动三产,果际四海”实践团队
 
 生命科学学院“科技小院架桥,青年调研破题——葡萄种苗升级驱动青岛特色产业延链增值”社会实践队
 
 经济管理学院(合作社学院)黄山农韵探研组
 
 草业学院“立草立业”实践团
 
 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红樱跃质,践梦兴农”调研实践团
 
 植物医学学院“青衿植志”实践服务团
 

园林与林学院“深耕齐鲁·稼穑兴邦”调研团 
 
呵护碧海青山 擦亮生态环境高颜值

  资源与环境学院“青城绿动,共筑生态梦”实践团通过垃圾分类、社区生态微改造、探访名企等活动深入实践,团队走进社区演示、普及垃圾分类知识,指导儿童绘制环保布袋,开展生态微改造、制作生态鸟窝并学习环保循环知识,同时探访企业,学习废弃物与污水处理技术以解决实际问题,为青岛环保事业贡献青春力量。海洋科学与工程学院“海洋净滩”实践服务团于青岛第一海水浴场、石老人浴场开展为期7天的垃圾清理行动,遵循“分片负责、重点排查”原则分组有序作业,同步推行“分类收集、数据记录”模式统计垃圾清理总量,践行“保护海洋生态”核心理念的同时与游客及周边商户积极互动,推动环保理念从单向转双向传播,推动海洋环保事业的发展。动物医学院“青农云护·宠爱计划”社会实践团走进青岛市仙游路社区,以三站式“宠爱行动”将专业知识转化为居民易懂的守护服务,团队化身“移动百科”,现场答疑超百次,用通俗语言讲解疫苗表、人畜共患病等知识;AI云诊室让居民快速获取答案,通过拾便袋兑换AI图标,解决宠物常见问题;联合云宠护平台设公益检测站,为10余只宠物做犬瘟、细小等检测。队员们将专业化为安心,将科技送进寻常家。建筑工程学院“安居乡里,宜居乡村” 低能耗协同优化设计调研实践团队走进青岛市晓翁村和东毛家庄村,以晓翁村危房改造、东毛家庄村宜居升级为切口,用数据丈量需求,以设计衔接民生与发展,为齐鲁乡村乃至全国同类村落,探索出一条安全、宜居、节能且饱含文化温度的振兴路径。

 资源与环境学院“青城绿动,共筑生态梦”实践团
 
 海洋科学与工程学院“海洋净滩”实践服务团
 
 动物医学院“青农云护·宠爱计划”社会实践团
 

建筑工程学院“安居乡里,宜居乡村” 低能耗协同优化设计调研实践团队
  
深耕文化根脉 焕发乡村文明新魅力

  校团委“大美乡村,青农乡绘”大学生社会实践服务团前往青岛市崂山区沙子口街道流清湾乡村振兴示范片区开展系列实践活动,通过艺术创作、实地调研等形式,深入挖掘乡村文化内涵,探寻流清湾乡村振兴示范片区在文旅产业开发领域取得的显著成效,将一幅幅精美的墙绘成为流清河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为助力当地文旅融合与青岛乡村文化振兴贡献力量。外国语学院“农情心译”研究生志愿服务团前往青岛城阳少山村开展实践,通过深入山东省农业文化遗产——城阳少山红杏栽培系统核心产区调研,了解掌握少山红杏富有地域特色的种植方式及其所蕴含的“尊重自然、因地制宜”农遗智慧,为积极推动当地农旅融合实施发布红杏采摘地图、打造采摘体验活动等举措,给农遗活态传承注入持久活力。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星途探索志愿服务团走进青岛圣之爱康复中心,深度融入机构日常教学工作,设计以音乐疗法为基础、融入“行为主义理论”与“ABA理论”的“特殊儿童支持性音乐课程”,为自闭症儿童康复成长提供关爱与支持,加深对特殊教育领域的认知,读懂了“专业+爱心”的服务理念,在实践志愿服务中与特殊儿童续写爱的故事。化学与药学院“青苗药韵行”社会实践团奔赴青岛中医药文化博物馆,以海洋本草为生动教材,通过馆藏研读、实物观察、案例讨论,学习分析海洋药物的研发流程及药理作用,梳理青岛“向海问药”历史脉络与创新成果,增进同学们对中医药文化海洋本草分支的了解与研究热情。艺术学院“三下乡”“纸上生花”实践服务团前往莱西深度访谈大沽剪纸非遗传承人贾文兵老师,于剪纸方寸之间洞察创新传承的乾坤,记录大沽剪纸“守艺+创新”路径,提出短视频推广、文创开发、校园展览等活化方案,为非遗融入乡村文化振兴积累样本,以青春之力为非遗活化与乡村文化建设注入新动能。

 校团委“大美乡村,青农乡绘”大学生社会实践服务团
 
 外国语学院“农情心译”研究生志愿服务团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星途探索志愿服务团
 
 化学与药学院“青苗药韵行”社会实践团
 

  艺术学院“三下乡”“纸上生花”实践服务团

         这个暑期,农大学子们积极探寻岛城新质农业生产力,怀揣知农爱农情怀,担当强农兴农使命,热情奔赴、主动奉献,发挥专业优势和青年智慧,以实际行动为青岛市乡村全面振兴注入青春动能。

鲁ICP备13028537号-5    鲁公网安备 37021402000104号    青岛市互联网违法信息举报中心

地址:青岛市城阳区长城路700号 邮编:266109 电话:0532-58957613